Slow Bus to Gaza 慢车去加沙

mop_evans_render

IMG_0508

 

Slow Bus to Gaza: Vanvan Chen Photography Exhibition

Slow Bus to Gaza is an integral photography exhibition by documentary photographer Vanvan Chen. Vanvan Chen is the finalist of IRIS Award 2013 and Renaissance Photography Prize 2013.

Slow Bus to Gaza
Vanvan Chen Photography Exhibition
DESE Photo Space
2014. 8.26——9.23
Curator: Yining He
Grand Opening: 26rd, Aug - 4 p.m
Address: 2nd Floor, DESE Photo Space, East Caochangdi Art Distric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慢车去加沙:陈琬摄影展

策展人:何伊宁

展期:2014年8月23日至9月22日

地点:草场地得色空间

《慢车去加沙》是德籍华人摄影师陈琬于2013年伊斯兰斋月时期拍摄的一组报道摄影作品,作品阐述了从二次革命高峰的开罗到被围困的加沙地带,各路庶民,包括摄影师自己对时世的困惑。《慢车去加沙》作品集包含了72张作品,由马格南前主席亚历克斯•马约里(Alex Majoli)协助编辑。在他编辑这套照片时说,他已经看过同类题材下太多直接呈现激烈冲突的场景。而他亲自编选这一套,所据的是摄影师的纯粹个人视角,以搋集个体对乱世的疑惑为主线,这才是他所期待的、离弃媒体夺目煽情陈调的乱世图集。

战地摄影被20世纪的大众媒体熬煮成刻板印象——血泪、枪火、路上有惊慌。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度被厘定为战地摄影师的行规。《慢车去加沙》是一场拆解行规的践验,摄影师倚从慢车的行进节奏,构建出“非第一时间现场”的叙事田野。

2013年斋月,开罗局势动荡,旋即燃及加沙。慢车入境当晚开始,西奈半岛边境无限期关闭,加沙沦入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客居于此,摄影师从前线收回目光,敬谢官方的“陪护”,将自己没入市井——乱世的庶民光景,是战地的底色。

在强大敌对者的阴影下,在激烈对峙的时态中,个体之参差往往被忽略、被抹饰。较之追逐力竭声嘶的挣扎,用镜头捕获微细的气流,以摄影师自己的生命经历与之相接,是更严肃的命题。

在冗长的日常中,人与世界偶尔断开了理念连接,此一瞬间,正切肤的那道气流形塑了她和他的脸容。六十余年战事,朝不保夕,路上已没有不能承受的惊慌。但你们困惑的目光,在向我讲述人如何在崩坏时世的晨昏自顾。

News/新闻:New York Times CN: 战争的眼神:一位华裔摄影师镜头中的加沙

 

OLYMPUS DIGITAL CAMERA

IMG_0519 IMG_0518

战乱中的平民影像

                                             ——《慢车去加沙》的理性视角

文:何伊宁

8月13日,现年35岁的意大利籍美联社摄影师西蒙娜·卡米利,以及随行的巴基斯坦翻译在加沙地带遭遇爆炸身亡,随后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再度引发起公众的关注以及媒体人对战争摄影的思考。然而仅在2014年7月,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空袭与攻击行为共造成112名无辜的儿童死亡。这112位消逝的年轻生命只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局势中一批受害者,大众除了对战争的唏嘘之外,这些名字还没被纪录下来就已然被历史翻篇了。

加沙地带是一条位于巴勒斯坦西岸、西奈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基于复杂的政治,宗教和民族因素, 冲突的硝烟自古便弥漫在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以色列的激进伊斯兰组织哈马斯发动了一系列军事战争,数亿万计的无辜平民因此丧生。而此时此刻,加沙地带的流血冲突在我们看来遥远,似乎惟有那些具有国际视野的电视台和报纸,还在孜孜不倦地将充斥着爆炸,流血新闻得录像和图片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成千上万的战争图像带给大众的不仅仅是困惑,更是对现实的质疑: 在这场无休止的战争中,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的利益之争将持续多久? 新闻媒体的职责和义务是什么?报道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工作的意义又何在?

《慢车去加沙》是德籍华人摄影师陈琬于2013年伊斯兰斋月时期拍摄的一组报道摄影作品,作品阐述了从二次革命高峰的开罗到被围困的加沙地带,各路庶民,包括摄影师自己对时世的困惑。《慢车去加沙》作品集包含了72张作品,由马格南前主席亚历克斯·马约里(Alex Majoli)协助编辑。在他编辑这套照片时说,他已经看过同类题材下太多直接呈现激烈冲突的场景。而他亲自编选这一套,所据的是摄影师的纯粹个人视角,以搋集个体对乱世的疑惑为主线,这才是他所期待的、离弃媒体夺目煽情陈调的乱世图集。

自1855年英国摄影师罗杰·芬顿(Roger Fenton )踏上克里米亚战场以来,全世界的报道摄影师们已将镜头指向人类的每一次冲突, 从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西班牙内战到李·米勒(Lee Miller)的纳粹集中营,从菲利普·琼斯 (Philip Jones Griffiths)的巨著《越南公司》到詹姆斯·纳赫特韦(James Nachtwey)的代表作《卢旺达》,一批又一批的摄影记者用影像记录着历史,讲述着血的教训与人类自省的历程。然而在这些充斥着爆炸、流血士兵、和死亡的图像之外,那些将镜头对准战乱中平民的摄影师们,却在用理性而充满爆发力的照片或专题故事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内心。2013年,瑞典摄影师保罗·汉森凭借“加沙葬礼”获得第56届“荷赛”突发新闻一等奖。而另一外来自新西兰的摄影师罗宾·哈蒙德(Robin Hammond),则将目光转向尼日利亚三角洲战乱后的精神病院,纪录这群精神病患者所遭受的非人道待遇,更凭借这一作品斩获 2013 年的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

战乱中的平民影像是陈琬历年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题,作为一名报道摄影师, 她亲身经历并感受着战乱所带给当地平民的冲击,这些图像中没有流血和暴力,却满是一张张疑惑的面孔以及行色匆匆的身影。在2011年4月《天南》杂志创刊号的封面上,旷远辽阔的画面中是一位疾走在恒河东岸的行人,隔岸是印度瓦拉纳西古城(Varanasi)。正是在前一天的晚上,陈琬在那里经历了一场恐怖组织预谋的爆炸,她身后一个安放在垃圾桶里的炸药爆炸,导致一名无辜平民丧生。同天晚上,病倒的陈琬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海德格尔的话:“朝着一颗星前进,维持一心。”,从此开始了她纪实摄影的生涯。在陈琬于格鲁吉亚所拍摄的专题《须臾》中,她巧妙地利用光线捕捉下第比利斯街头那些神色茫然的面孔,而此时据格鲁吉亚战争已过去整整五年,但战争所遗留给普通百姓的影响却久久难以挥去。在用影像纪录世事的同时,善于观察的陈琬更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观者带回那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片刻。

伴随着后摄影时代的到来,很多当代纪实摄影师们开始摒弃宏大叙事的手法,开始寻找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专题故事,并不断挖掘全新的摄影语言。拉克·德拉海尔(Luc Delahaye)是一位活跃在战地的法国报道摄影师,他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在海湾战争、巴以冲突的前线,也深入地纪录饱受经济萧条之苦的前苏联国家底层人民的生存现状。然而,德拉海尔善于利用现有的场景,“构造”出具有传统历史绘画形式的作品,这些颇具戏剧性的报道作品,成功将他推向法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市场。与此同时, 来自英国的摄影艺术家汤姆·杭特(Tom Hunter)则利用半纪实、半虚构地美学形式,将他无数以东伦敦社区为主题的作品演绎地淋漓尽致。

从埃及到加沙的旅程中,陈琬不知疲倦地在市井中挖掘视觉语言,她在那些清真寺、餐馆、 居民楼、贯穿始终的大巴车、乃至墓地中捕捉到具有强烈戏剧性的场景,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亲密感。这些带着摄影师疑惑的照片使得她和历史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暗含着某种神秘,也成为属于陈琬个人独特的摄影语言。陈琬的实践正是印证了摄影师拉克·德拉海尔曾经所说过的一句话:“拿起相机到该到的地方…… 你必须竟可能地记录下所有地细节,保有‘真实’中所有复杂的事物,如此才能达成目的:传达出真实的景象,同时也就会创造出具备完整世界观的影像。如此影像就会有自主性和主权,也能让观赏者更深入的思考。